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

“药都”安国市古称祁州,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,素有“草到安国方成药、药经祁州始生香”的美誉。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近年来,安国市委、市政府大力实施“以药兴市、科技兴药”的发展战略,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、科工贸一体化的药业特色经济新格局;全市药材种植常年保持在13万亩以上,药材产量占河北省的75%以上;占地2000多亩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——东方药城有药行(栈)近300家,中心交易大厅摊位4000多个。

东方药城东侧正在施工的市场升级工程——东方药城国际中药材商贸中心,总投资2.2亿元,是集电子商务、物流配送、现代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河北省市场建设示范项目。

① 规模宏大、交易常年不断:

安国药市形成后,至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,并延续到1938年日寇占领安国。外地客商结帮赴会,经营不同品种的药材,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帮口,即“十三帮”:关东帮、陕西帮、山东帮、山西帮、古北口帮、京通卫帮、西北口帮、广帮、宁波帮,江西帮、亳州帮、怀帮、彰武帮等。当地服务行业组成五大会:南大会、北大会、皮货估衣会、银钱号会和杂货会。产生了成千上万的经纪人,以及与药业经营相适应的其他行业。最终成为全国药材总汇之地。

② 饮片药材加工别具一格

(1)规模大:清朝末年,安国药市盛况空前,药材交易非常活跃,其饮片加工业也处于鼎盛时期。现有国营加工厂5个,集体加工厂53个,联办加工厂22个,个体户4500多个,从业人数达2万多人,饮片加工年产量达7000多吨。

(2)黄芪加工为其他药材加工的龙头:安国的黄芪饮片加工久负盛名,并且名扬海内外。解放前,当地将加工黄芪的地方称为“黄芪庄”。著名的黄芪庄有:刘家下处、张家下处、通太兴、中和兴、大有恒、张老玉等多家,从业人员1000多名,常年生产量在1000吨左右。其加工方法为掐头去尾,弄直捆绑,成品规格整齐、美观大方,并制成黑、红、白等多种颜色,深受港澳和东南亚客户的欢迎。为适应黄芪加工的发展,还专门组成“黄芪帮”,成立了“黄芪研究社”。

(3)饮片切制技术高超:著名刀切饮片绝技有:

“百刀槟榔”:一个槟榔经润制,可切成一百多片。片薄如纸,微风吹来,可飘然升空。“蝉翼清夏”:清半夏大小如蚕豆,经与白矾蒸煮,呈半透明状,再经切片,薄如蝉翼,轻似雪花,置于手心,能随风飘动。“云片鹿茸”:将鹿茸加热后切成饮片,状如云片,薄如绢帛,放置舌尖,可倾刻融化。

③ 药材种植历史悠久、品种优良:明朝时种植的品种约有28种,如紫苏、薏苡。清朝发展到46种。解放前超过120种。道地者冠以“祁”字,有10余种:祁薏苡、祁薄荷、祁菊花、祁紫苑、祁白芷、祁漏芦、祁大黄、祁木香等。

④ 安国人善于经营,“跑合”的经纪人多。乐于交朋友,很会做回头生意。有些药商一旦与安国人打过交道,做回生意,便成了好朋友,为下一次的友好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⑤ 发展和现状

河北安国市位于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三大城丵市腹地,北距北京200km,东距天津240km,南距石家庄110km。全市总面积486 km2,人口37万。安国古称祁州,药业兴旺发达源于宋朝,兴于明朝,盛于清朝。千余年来,天下药产广聚祁州,山海奇珍齐集安国,素有“药都”之称。1993年,安国投资6亿元,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—东方药城。药城建筑面积60万㎡、占地33hm2、上市品种2000多种、日吞吐量超300吨、年成交额20亿元,誉为“华夏珍药荟萃之区,举步走遍九州之地”。当前,药业开发正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阔的领域迈进,已开发出一大批中成药、药酒、药茶、药枕等药材精深加工项目。“宁金冲剂”、“神农补酒”、“速效牛黄丸”等产品被国家和河北省评为优质产品。